新闻中心 分类>>

追忆国产老:唯一荣获过国际大奖的国产——南京“虎牌”

2024-02-04 04:16:5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追忆国产老:唯一荣获过国际大奖的国产——南京“虎牌”流行的时期,同时也是国产的黄金期,一度涌现出很多生产厂家和牌号。但这一黄金期大部分都赶上了计划经济时代,和其他产品一样,都是按国家或部门指进行生产,且按照指定的渠道和范围进行销售。根据指定的分销渠道和销售范围进行产品销售,这种模式导致了一种现象,即在特定地区居住或工作的人只能购买或接触到某些特定工厂生产的产品,而非在该地区有销售权限的所有产品。除非出现特殊机遇,否则通常很难接触到其他地区的产品。

  直至1996年之前,即私人购买的最后几年,当时的市场流通和人员交往远不及现今发达,接触外地品种变得异常困难。因此,笔者对于南京“虎”牌一直未能亲眼目睹,这成为了一个遗憾。

  在1990年初期,江苏市场上供应的,弹簧活塞式的主要是上海“工字”和无锡“锡峰”,不管是高压低压,常见的几种样式都很熟悉。在某个日子,一位同伴向我透露,他家所在的工厂中存在一名青年工人,该工人借来了一支样式异常的博业体育官网,其特殊之处何在?“与以往所遇见的所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当时没有手机可以随时拍照,同学们通过比划、描述甚至画出了一张线图来描述这把枪的特点。首先,这把枪是“高压式”的,但与工字B3高压不同,它采用单管设计(即只有一根枪管),而下方的压气杆在侧面,而且管子特别细长;其次,其标尺与常规枪械有所差异,长度特别长(后经了解,主要用于固定瞄准镜的夹槽);第三,枪托呈现“方形”设计,当时的描绘不够准确,使我感觉枪托相当宽大;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枪托的颜色为“红色”。

  由于存在众多奇特的特征,我对这支被命名为“怪枪”的武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尽管我多次试图亲眼目睹其真面目,但最终都未能实现。尽管如此,这支与当时常见的工字和锡峰形状截然不同的仍然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谜团在经过10年的时间后终于得以解开,当我与一位来自南京的同学偶然间讨论起这个话题时,他告诉我,你所提及的很可能就是“虎牌”。我对“虎头”有所了解,但那是重庆生产的。他告诉我,“虎牌”是由南京自己的厂生产的,而你提到的是“虎牌”最新的一种。这让我感到自己知识有限。因此,从那时起,我开始逐渐收集关于“虎牌”的资料,逐渐揭示了这支“奇特枪”的真实面貌。

  实际上,这款名为“虎牌”B5型整体式全程保险的正式名称,是由南京厂自行研发并取得显著成功的产物。回顾过去,我所在的县城与南京的距离仅有不到200公里,然而在这款存在的十多年间,我却几乎未曾听闻过它的存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南京厂本身的特殊性。相对其他工厂,南京厂规模较小,而且是“半道出家”。该组织成立于1965年,最初名为南京旭光文体机械社。它由一些街道维修印刷机、制造家用铁器的合作社合并而成。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部分工人甚至曾经是制作标本的师傅。到1972年才更名为南京厂,此时人数也不到200人,企业性质属于大集体,自此才以、弹作为主产品,同时还兼制造单杠、热水器等常规产品。

  其次,南京厂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在于其规模较小,但却是轻工业部的定点生产的厂商,同时也是文体行业的重要出口企业,该企业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自始建之初便受到省轻工业厅和上海文教体育用品出口公司的委托,专注于生产对外贸易产品。无论是还是弹,均使用上海方面提供的“先锋牌”商标进行出口,对国内市场的供应相对较少。因此,南京特别是江苏以外的地方很少能见到该产品的销售。

  第三,B5型本身的特殊性。南京厂建厂之初的主要产品,均是在上海厂帮助之下定型生产的,自1970年起,B1型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随后于1974年开始生产B2型。此后,还相继推出了B3型产品。这些在外观、结构和性能方面与同系列的工字基本相似。在这段历程中,该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与上海、北京、广州三家制造商共同制定了和弹的官方标准。自1981年起,江苏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分公司开始自营出口业务,并使用自家的“虎牌”商标生产汽枪和弹。在1985年,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且供应不足,南京厂进入了其黄金发展阶段。同年,该厂与华东工学院联手研发了名为“虎牌”的B5型。这款产品在国内外赢得了多项大奖荣誉,尤其是1987年在第1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和新技术展览会上荣获铜奖,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得过国际大奖的产品。

  由于专业单位设计的引进,B5型在国产中独树一帜。尽管枪管长度不如工字B3,但通过将压气杆改到右侧,使枪管显得细长。这款枪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木质枪托,其尺寸较大且设计类似比赛枪托,使侧面观感更加方正。枪颈部分的形状类似于握把。该枪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棘齿式保险机构,从而避免了常见于弹簧式的滑机夹手问题。然而,据使用过该枪的人反馈,其做工不够精细,枪管外圆加工存在较大的偏差。此外,该枪大量采用了钢板卷制件和冲压件,例如机匣和准星等部分,因此整支枪的重量相对较轻。在当前的环境下,该枪具备相对较高的精度和威力。其精度在10米范围内接近峨嵋,但稳定性稍显不足。其最大威力足以穿透厚度为7-8毫米的木板。此外,为了更好地安装瞄准镜,机匣上方焊接了一个夹槽。安装瞄准镜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射击精度。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曾对枪托的颜色问题感到困扰。实际上,B5型木件采用了一种发红的深色油漆,特别是后期产品,漆工较为粗糙,漆层较薄,因此颜色显得更加鲜艳。据了解,早期产品的颜色较浅,整体加工质量也较好。

  在1988年之后,南京厂从鼓楼区迁移至下关区。此次搬迁使得工厂的面积和员工数量得到了增长,同时也将的年生产能力提升到了8万支。根据后来的资料记录,可能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该厂还开发了新的产品。工厂门口设有门市部门,南京市民可以凭相关证明在此购买,因此相当一部分产品应该在本地市场销售。然而,尽管我所在的县城距离南京仅有近200公里,但我从未在该地见过“虎牌”的销售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与现在不同,当时没有淘宝和微商这样的购物渠道,消费者必须亲自前往新华书店、百货大楼以及公安局门市部才能查看到新进货的商品。此外,在1980年代,南京市内的新华书店曾经销售过“先锋牌”B2型及其配套。

  进入新世纪,南京厂又经历了第二次搬迁,从城北的下关搬到城南的江宁。由于不能对民间销售,国内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收缩,我们将销售重心转移到少数几个外贸渠道上。这对我们的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南京厂的生产范围逐步从整枪制造缩小到只生产枪管,最终不得不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曾经荣获中国轻工系统最高荣誉的“虎牌”如今已走到其终点,只能在一些照片中寻找相关的记忆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