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禁不改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小区“变身”?

2024-03-08 13:47: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禁不改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小区“变身”?近日,南京一居民楼起火,火灾事故造成15人遇难,44名居民受伤,事故原因初查为电动车停放起火引发。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是易爆品,本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现在却以生命为代价来重申,着实令人心痛。而这并不是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的首个案例。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首先,从根源上来说,电动车电池故障、老化,本身就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北京市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以来,北京市已发生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火灾33起,从火灾原因上看,电池故障30起,占总数的91%;

  其次,小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电动车充电桩面临数量不足、位置过远等问题,导致居民不得不拉飞线,甚至将电动车、电池搬进电梯上楼充电;再者,居民的安全意识不高,同时无法自检电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关于规范停放电动车的相关政策不完善,缺乏必要监督奖励机制博业体育下载

  全国多地开始整治电动车上楼、飞线充电等不文明现象。例如南京一小区将私拉飞线纳入文明诚信档案,对积极参与宣传安全隐患的居民加分,对不听劝阻的扣分;济南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的通告》,违者罚款还可能拘留;为从源头防范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2022年,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制定了团体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

  我市万全区出台政策,举报电动车进楼充电,奖励20元,举报电动自行车及电池违规改装、制售伪劣产品等行为的,视情节给予举报人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的奖励。

  如何推动小区“变身”、让电动自行车回归“安全区”,既要靠政策引导,加强管理,还需小区物业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更需每一位居民提高安全意识,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自行电动车的规范停放、如何加强群众监督,你有什么建议吗,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