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博业体育app36天时间74岁法国教授要创造一个奇迹!

2024-04-13 08:07: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业体育app36天时间74岁法国教授要创造一个奇迹!2005年来到中大,现为中山大合法国洛林大学、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成立的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ECOLAND)法方教授。

  他同时也是一名资深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此前,他曾在阿尔卑斯山脉骑行,穿越过不少环法自行车比赛的山道。去年,他还独自一人,花费九天,环绕科西嘉岛以及岛上的中央山脉,总计骑行750公里。很多人见到他的时候都难以置信,他今年已是74岁高龄。除了头发有点花白以外,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状态,与他接触过的人都很难将他和74岁的年纪联系起来。甚至,今年的5月3日是他的74周岁生日,按计划博业体育app,他将在骑行的路上度过这个难忘的生日。

  在我人生的第八个十年,我不想停止对生命的热爱和。我觉得和大家一起运动,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也希望之后会有更多人,不论国籍、不论年龄大小,都能来享受体育运动。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74岁高龄,从繁忙的科研中抽身,毛磊依旧闲不下来,而是选择投身到体育运动中。

  此次毛磊的中国骑行颇具挑战,预计耗时36天(4月7日至5月12日)。其中30天用于骑行,平均每天骑行89公里,另有6天为“友谊日”,会在当地进行休息、交流。

  正如挑战的口号所言:“绿色骑行 突破极限”,这场骑行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出发,预计终点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途径赣州、南昌、武汉、信阳、新乡、石家庄等地,总行程达2675公里。

  “当我和家人、朋友、同事、学生讲起这个计划的时候,他们一开始都很惊讶,也会担心,但之后又觉得很有趣。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会、法国驻华大使馆、驻广州、驻武汉领事馆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帮助我解决沿途的物资、后勤、资金、规划问题。”毛磊说,他目前已收到很多来自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学生的鼓励,这些会带来压力,但他也会努力把这些都变为激发自身前进的动力。

  最初,这个计划本源于毛磊的个人想法,现在有不少同事、学生、骑友自发参与进来。他表示,一方面自己会在沿途与同行讨论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问题,因为这是他的科研专长;另一方面,他也想借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契机,去传达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理念。

  千禧年初,毛磊初来中国,他先访问了同济大学,之后又参加了清华大学中法环境与能源中心委员会。2005年,他在广州受邀参加一个关于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的研讨会,因共同的科研兴趣,至此和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结缘。

  十字路口,斑马线后,行人和自行车形成密密麻麻的图景。这是二十年前毛磊对中国的一大印象: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还很不平衡。而今,再谈起中国,毛磊提到一点,便是变化,巨大的变化。“以前总记得有无数的自行车,现在它们全都被汽车取代了。”他说,现在的中国,既现代化又活力满满,他所生活的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说来中国已有20年,但像此次计划的这场从南到北、接近三千公里的中国骑行,对毛磊来说是首次,不可谓不是个大挑战。

  “在中国,骑自行车有着悠久的传统,但前些年这种传统正慢慢消失。不过,我最近又注意到骑行的风潮又流行起来。”毛磊说,在广东等地工作时,他都曾遇到过和他一样热爱骑行的同事和学生。谈起和志同道合者的骑行经历,毛磊说:

  和大家一起运动,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也希望之后会有更多人,不论国籍、不论年龄大小,都能来享受这项运动。

  喜欢骑行、登山、橄榄球、越野滑雪等户外运动,对毛磊来说并非偶然。孩童时期,他就已接触到骑行,并投入热情与精力。但囿于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他一度不得不把骑车的爱好放下,直到2020年,他又开始重拾骑行这项运动,这次的挑战也是从四年前就有了初步的想法。近些年,他抽空参加过多次越野滑雪与自行车运动,在家乡和阿尔卑斯山脉骑行,也探险过格陵兰岛。

  “因曾做过环境保护、田野调查等科研工作,此前我对广东、江西的农村情况略知一二,但我仍想了解中国更多省份。”他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事们商议后,确定出这条横跨穿越中国南北大地的骑行路线。

  “在中国骑行,和在法国其实没有很大的差别。”毛磊说,这点他能从自己接触到的不少骑行爱好者身上看出来。

  在他看来,骑行这项运动是环保的、低碳的、健康的,虽然规划出来的这条线路并非最省力的,困难不少,却是沿途欣赏大好河山、接触各地风土人情的极好机会。比如在行程前期,到达广东大宝山和定南后,毛磊计划去见当地研究矿山生态修复的同行,共同讨论当地的问题。他还提到,因为2024年他的祖国法国将举办奥运会,所以他选择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作为此次骑行的终点。“届时,我会把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也带到北京。”

  “我和中大结缘的这20年,见证了中山大学、法国洛林大学与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INRAE)的合作,也因为有双方的友谊,才有了‘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ECOLAND)的出现。”

  多年来,毛磊和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多次交流、合作,还曾任ECOLAND法方主任。该实验室曾被评为INRAE过去20年最成功的12个国际合作成果之一。去年,他已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交给了年轻一代的研究者。

  毛磊希望能借这项有难度的体育挑战,为增进中法友谊做贡献。他还专门提到了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特别是中山大学的访问,“这说明我们都在努力实现两国美好、和平的友谊。法中两国元首在环境保护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这给人带来了希望。”他也知道中大今年将迎来百年校庆,也希望能用他的这种方式为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献礼,贡献自己的力量。

  骑行挑战结束后,毛磊还将尝试把这段经历写成故事,再看看是否值得出版。“这也是让大众读者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毛磊说,关于写作记录,他还有其他“小计划”。从准备期开始,他就颇为兴奋,已用日记来描述这场骑行冒险;他还打算在各方机构帮助下,以土壤保护与污染修复为主题,出一份实地调研报告;以终身教育为题的写作也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借此面向公众介绍体育。

  谈到写作,毛磊继续补充道:“老师都喜欢写作,我也一样,喜欢写小说,但以前我忙于自己的科研事业,现在我已到古稀之年,也许这段实现奇迹的经历能启发我来进行文学创作。”

  伴着凉风,毛磊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群学生骑行到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北门。这场骑行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广东省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法国洛林大学荣誉教授、法国国立洛林综合理工学院(洛林大学前身之一)原副校长、国际土壤学会SUITMA专委会原主席。自2005年来到中山大学,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农田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城市土壤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等研究主题,与中山大学展开合作。为更好地在土壤环境污染修复理论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2015年,中山大合法国洛林大学、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正式成立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ECOLAND),毛磊教授任法方主任。迄今,双方在共同主办国际会议、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研究基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10月,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ECOLAND)二期合作也正式启动,为深化推动全球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及生态环境改善进一步贡献力量。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