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博业体育官网政协委员建议:城市规划需重点保障住宅小区体育公共用地
博业体育官网政协委员建议:城市规划需重点保障住宅小区体育公共用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健身房等运动场所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但对于更多普通市民特别是老人、小孩而言,拥有一个与大自然接触、舒适安全的健身环境的需求更为强烈。“在住宅小区附近规划体育公共用地来满足群众需求尤为重要。”在长沙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该市政协委员谢琳代表民进长沙市委建议,应在城市规划中重点保障住宅小区体育公共用地。
“我们从长沙市体育局了解到,目前长沙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仍只有1.44平方米,与国家规定的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还有一定距离。”谢琳介绍,2012年颁布的《长沙市全民健身办法》规定了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建设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同时《长沙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年)》也提到要在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中完善社区多功能运动站场、社区慢行道等设施配置。
但是博业体育官网,长沙体育用地的保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长沙对新建住宅小区在招拍挂用地中规划的相应配套体育设施用地,没有按小区户数、居住人口配置。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要么未对城市体育设施用地作专门规定,要么缺乏对项目公共性保障、混合用地开发设置的要求。同时,长沙还存在忽视新建或旧城改造开发居民住宅区体育用地保障的情况。
“要保障体育用地总量供给处于一个合理水平,需更重视住宅小区的体育用地供给。”谢琳认为,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在审批住宅小区规划时,应征求体育部门对于住宅配套体育用地的审查意见,形成联合审批的机制程序。要保证体育用地分布的科学性,在地方规划标准中对社区体育设施的分级、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定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技术规范对各级体育设施的服务人口、服务区域进行规定。
特别对于旧城改造开发居民住宅区,要充分利用公共绿化空间、商业开放空间、建筑空间、地下空间、街巷空间,构建系统的体育设施空间框架,形成相应的政策性文件。此外,可以逐年制定需完成的保障体育用地目标,并将目标的落实纳入国土及规划部门的考核,彻底落实“配套规划建设体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