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甘肃静宁部分希望小学体育器材奇缺 希望变成奢望

2024-09-10 08:09: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甘肃静宁部分希望小学体育器材奇缺 希望变成奢望中广网兰州7月5日消息 日前,由《新京报》、中国青基会发起,兰州晨报及《华商报》等6家媒体共同参与的“奥运梦同心圆”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记者寻访团分赴6个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调查体育教育情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部署“普九”工作时给全国的中小学校集中配置过一次体育器材,静宁县大多数小学现有的体育器材基本上都是那时候配置的,除了个别学校因社会捐赠补充过少量器材外,其他学校基本都没更新过。记者在静宁县齐岔小学看到,一副乒乓球拍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板,板子的边缘也被磕得豁豁牙牙。校长唐继荣对记者说:“学校仅有的五间教室全部是D级危房,现在学校的当务之急是进行排危改造。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受器材的限制,体育课上只能做一些跨大步、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

  静宁县城通往古城乡的公路两旁,大山连绵起伏,经过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部分山体已经滑坡,目力所及,沟壑纵横,在大山的映衬下,用黏土夯成的宅院显得愈加苍老。梯田上,村民散落在巴掌大的庄稼地里,忙着收割才一尺多高的麦子。

  “村里人都是靠天吃饭的,数月大旱使麦子无法生长,麦穗不到两寸长,这是灾啊。”6月28日上午,为我们领路的静宁县团委干事刘大平不停地叹气。静宁县属国扶贫困县,全县47万人口,年财政收入还不到3000万元,全县校舍占地面积49.6万平方米,危房占了6万平方米,其中一半校舍濒临倒塌。

  齐岔小学位于古城乡一座大山的半山腰,用黏土夯成的院墙上遍布着宽窄不一的裂缝,院外的空地上立着一副破旧的篮球架,只有刻在木门上方牌匾上的校名才有些学校外貌。

  院内五间土屋被用作教室和老师宿舍,全校60多名学生分为5个年级。6月28日中午,20名学生挤在一间10余平方米的土屋里,坐在右边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写着生字,另一边更小的孩子在纸上写着大小不一的拼音字母。

  唐继荣校长说,右边的9名孩子是一年级的,另外11名孩子属于学前班。因为没有多余的教室,本应分别授课的两批孩子被安排在一起,“给学前班的娃们讲课时,一年级的写生字;给一年级讲课时,小娃们不许出声。”唐校长说,一节课40分钟,每班孩子各上20分钟,黑板也被中间的一条线隔开。

  齐岔小学的校舍是1975年建成的,如今的校舍全部成了危房,且被县里列为濒临倒塌一级。五年级教室的屋顶已经破了两个碗口大的洞,光线从缺口处投进教室,光束里飘满尘土。几张课桌已经少了一条腿,木凳也只剩两腿支撑,几个孩子艰难地保持着平衡,并努力用腿顶住桌子。班主任梁志军说,每逢雨天,缺口下面的孩子便把桌椅搬到不漏雨的地方,和另一侧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如果是大雨,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学校只能停课。由于没有能力翻修,学校对危房只能小漏小补,大漏大补。为了解决校舍问题,唐继荣已经多次向乡里申请重建,但连续两年没有被列入整修计划,原因是还有比这里更需要重建的学校。

  相对于残破不堪、亟待整修的教室而言,体育器材就成了奢侈品。唐继荣说,全校共有4名教师,勉强可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不敢奢望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梁老师平时带孩子上体育课,因为会吹笛子,又被安排教学生音乐。

  唐继荣说,学生们上体育课经常是重复着跑步、做操、老鹰捉小鸡的内容,连跳绳的工具都是老师编成的麻绳,两个乒乓球台用水泥砌成,那副“瘦骨嶙峋”的篮球架成了学校最值钱的体育器材。校长唐继荣说:“属于学校的体育设施只有两个水泥台的乒乓球案,这副篮球架是村上的青年人集资买的,以前学校篮球好的时候,孩子们也可以玩玩,现在篮球破了,基本也就闲置了。”记者看到,这个所谓的篮球场不仅在面积上与标准球场差很远,而且泥土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唐继荣最大的愿望便是给孩子一间安全的教室,至于增加老师和增添体育器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正午的阳光通过屋顶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洞射进齐岔小学五年级的教室,投在坑坑洼洼的地上和孩子们稚嫩的脸上。

  一个叫齐江江的孩子说:“我想要一个篮球,但是我不会问父母要,因为我知道他们买不起。”于是,他将这个梦想深藏在心底,告诉父母自己需要一本作文辅导书。父母满足了他,给他买了,只不过是初中的,理由是,你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还买小学的有些浪费。

  “孩子们最喜欢上的就是体育课博业体育app,虽然整个小学五年他们体育课的内容都是固定的,除了跑步,就是做跨大步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女孩们偶尔还会踢踢毽子。但是,没人觉得乏味,体育课堂上是孩子们笑得最开心的时候!”总是有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看着齐江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给外出打工的父亲写的一封未完成的信,成熟得让人不敢相信他只有12岁:“不用担心我们,弟弟学习很好,现在是全班第二,我也是。爷爷虽然下不了炕,但是我把他照顾得很好。你不要太辛苦自己……”

  这次调查初步设定的重点是希望小学,但我们看到的情景是,希望小学并不是当地最差的学校,起码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不用担心屋顶会掉下来。

  我在古城希望小学的黑板上给孩子们写一个有关奥运知识的问题时,讲台上粉笔盒里清一色的1厘米左右长的粉笔头让我心酸。虽然握起来很吃力,但我还是尽力把每一支都写完,因为我知道,这里的老师都是这么做的。

  这所学校98%的孩子知道08奥运在北京召开,有80%的孩子还知道北京奥运的吉祥物是福娃,姚明、刘翔和王楠排在他们最喜爱的体育明星的前三位。而在离他们不足10公里的齐岔小学,没有人知道刘翔,整个五年级的孩子没有一个知道即将到来的08奥运在北京举行。

  “成天呆在随时都会倒塌的屋子里上课,孩子们最渴望的是一间下雨不漏的教室,体育器材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的要求!”齐岔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梁志军这样说。(卢伟山)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