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博业体育助推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深圳光明以“文”会友有新意

2024-02-21 19:43: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业体育助推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深圳光明以“文”会友有新意近日,光明区举行2024年汉语角“欢聚光明 喜迎新春”主题活动,让在光明生活的国际友人们感受浓厚的春节氛围,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除了面向国际友人开展活动,光明也面向本地居民开展了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稍前的1月26日,光明区文化馆“光明剧荟”青年系列文化惠民展演,邀请了知名混声阿卡贝拉人声乐团为市民群众带去“这是谁的歌单”阿卡贝拉专场音乐会。

  这是光明以“文”会友的一个个缩影。多年来,光明区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文体阵地建设,并推出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当前,光明区承载国家战略使命,正以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总目标、总定位,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紧跟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光明区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发展博业体育官网,目前已形成了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等“8+5”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光明区通过深入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品质,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及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强力文化支撑。

  光明区不仅为做大做强光明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还推动着文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创意产业持续深入发展,同时加速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光明区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了以文化核心领域为主体、文化相关领域为主体、支撑文化核心领域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据统计,光明区文化及相关产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22.87亿元,创造增加值55.97亿元。

  为服务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推动科学与艺术深度交融,实现以文化城、以文化人,近年来,光明充分发挥市、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精心打造十大文化品牌,集中推出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光明田园音乐节、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光明之声”交响音乐季等十个重大品牌文化项目,促进科学与艺术深度交融,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绽放光彩。

  其中,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已于2016年永久落户光明区,年均吸引110个国家和地区、6000余部短片参赛。光明区不断推动短片节“平台化运作+产业化布局”发展,鼓励内容创作生产、IP版权开发,谋划打造国际性短片展示、交流、交易平台。

  前不久,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投型青年戏剧活动——第二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金鸽蛋”青年孵化作品全国五强公布。据了解,第二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旨在推动中国青年戏剧发展,助力深港澳地区青年戏剧交流,扩大青年戏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戏剧品牌。

  光明区还充分利用区域特色文旅资源,积极开展文旅品牌培育。推出了光明乳鸽、非遗美食、光明钟表、喜德盛自行车等为推出代表“光明品牌”“光明设计”“光明创新”“光明制造”的光明礼单代表的“光明美食”“光明设计”“光明制造”的“光明礼”品牌礼单,打造专属光明的文创品牌名片。

  前不久,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投型青年戏剧活动——第二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金鸽蛋”青年孵化作品全国五强公布。据了解,第二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旨在推动中国青年戏剧发展,助力深港澳地区青年戏剧交流,扩大青年戏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戏剧品牌。

  数据显示,在光明,这样的精品文艺活动还有许多。据2024年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光明举办精品文艺演出150余场。

  除了给市民以视听盛宴,光明也聚力打造了各类可让市民深度参与的文化活动。数据显示,2023年,光明举办了惠民文化活动8000余场。

  去年“五一”期间,第八届小草音乐节3天3场演唱,开启“假期+音乐”的狂欢模式,用青年人喜爱的活动形式,召集草根音乐人才为表演主体,打造集时尚、潮流、浪漫、文艺的音乐盛宴,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光明区“嗨fun光明 快乐随行”光明都市田园快乐生活节在虹桥公园、明湖城市公园、欢乐田园等地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集齐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去年10月底,光明科学城超级联术邀请赛在光明农场大观园举行。精神抖擞,选手技艺精湛,让观众感受到了时尚、优雅、勇敢的马术竞技以及舒适宜人的生态文化。

  在“文化+”的探索上融合发展上,光明区一直勇于探索和实践。2023年策划举办光明都市田园美好生活节、快乐生活节、幸福生活节、缤纷生活节等“四季”文旅节事活动500余场,以文化赋能旅游发展,全年接待游客751.17万人次,同比增长54.49%;实现旅游收入63.66亿元,同比增长60.68%。同时,光明各街道各有特色。以光明区光明街道为例,其聚焦本地化、年轻化、主体化等特色趋势,其深挖“人文底蕴”,彰显“绿色生态”,着力打好文旅产业“项目+文化+旅游”组合拳,聚焦本地化、年轻化、主体化等特色趋势,2023年,街道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占全区总接待量的46%。

  如今,到光明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活动,已然成为许多深圳市民的新选择。据了解,2024年,光明将继续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加快打造现代城市文明新风貌。

搜索